前不久,中科院上海光机所获批科技部与中国科学院联合设立的国家科研科普基地,成为我国第七家、上海市首家国家科研科普基地。既非植物园也非博物馆,甚至没有专门的科普场馆,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激光专业研究所,其科普工作怎么会做得如此风生水起?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做了一番探寻。
科普不是走过场
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成功实现10拍瓦激光放大输出,这是目前已知的最高激光脉冲峰值功率;“天宫二号”的空间冷原子钟3000万年误差1秒,把太空时间计量精度提高1-2个数量级;激光钕玻璃,可以将微不足道的能量放大千万亿倍到“小太阳”量级……近年来,上海光机所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科技成果。
如何把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实现“科研与科普两翼齐飞”,上海光机所着实动了一番脑筋。也许是科研工作的习惯使然,就算是做科普也要规范化管理,上海光机所成立了所长和党委书记亲自挂帅的科学传播工作领导小组,第一个在研究生会专门组建了科普促进部,制定了科普志愿者管理办法。
再来看看科普讲师团,范滇元院士、林尊琪院士、李儒新院士,他们深入浅出的科普报告为讲师团增色不少。2016年12月,首期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授牌仪式举行,上海光机所党委书记邵建达作为首批工作站代表发言,他还担任了工作站站长,全过程参与。
上海光机所地处嘉定区,这里将近90%的自然村是“科普村居”。上海市科委从2006年起就设立了科普处,是唯一专设科普处的省级科技管理部门。在这样的氛围下,加上多位院士和所领导的“身先士卒”,让上海光机所人感受到了科普不是走过场,而是科研人员的一份责任所在。
科普可以给科研带来新的灵感
“假如地球上有一个非常大的透镜,可以把照射在地球上的太阳光聚焦在头发丝这么小的尺度上,这时候的光强就是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所能达到的强度。它和物质相互作用可以直接把物质电离成物质的第四态——等离子体态,为人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极端物理条件与全新实验手段。”上海光机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王立鹏,面对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现场出的科普题即兴作答。
说起来,王文鹏最初和科普的结缘,还有些懵懂。在他逐渐成长为上海市优秀科普讲解员的过程中,他对科普越来越有了感觉。“对于科研科普两手都要抓,我一开始还有点不理解,现在理解了。”在一次次科普工作中,他发现普通民众对科学工作其实还是很有兴趣的,只是以往获得科学知识的渠道并不多。他深感科普工作很有意义,特别是青少年对世界的认知非常渴望,想象力非常丰富。“如果每做一次科普,能激发其中一个孩子对科学的兴趣,我就很知足了。”
科普工作会耽误科研吗?“在我看来,科普工作反而可以给科研带来新的灵感。”王文鹏今年1月在国际顶级专业期刊《物理评论快报》发表了一篇论文。自从做了科普志愿者,他对新闻事件都特别感兴趣,这篇论文正来自他对去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深入思考。
科普也要做出“国家队”水平
“孩子们的眼睛会一直盯着你,很多数字我只说了一次,他们却用心记住了。”科普志愿者、上海光机所中科院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陈明亮说。他每年差不多有三、四个月在青海海北州刚察县泉吉乡新泉村做实验,这里许多藏族牧民去过的最远地方就是县城,而整个县城只有一条主街。这里的孩子对陈明亮的LED手电筒都感到好奇,因为他们从来没见过这么亮的手电筒。看着这些求知若渴的孩子,陈明亮萌发了一个想法——把科普课堂搬到这里来。
在教室的一头接上话筒,把声音信号调制到激光信号上,在教室的另一头接受光信号,就能听到声音。2017年“全国科普日”之际,上海光机所把“七彩之光”课堂搬到了青海,让这些藏族孩子亲身体验了“光通话”。从2015年推出的“七彩之光”科技课堂,每节课以原创科普动画开场,引出一个光学领域重大发现,讲述科学家的有趣故事,穿插互动的科学实验。边学边玩的“七彩之光”科技课堂,已在上海多个学校进行全系列讲授,并受邀进了上海科技馆和上海多个社区,目前已授课1万余人次。上海光机所还邀请嘉定区教师进修学院,一起编制了《嘉定区小学STEAM课程“七彩之光”光影实验室》。2019年,上海光机所又开发了“七彩之光”系列在线科学课程,通过网络传播,使更多的孩子能够突破时空限制,感受光学的神奇魅力。
中科院是科研工作的“国家队”,科普也要做出“国家队”水平。抱着这样的想法,上海光机所的科学家利用业余时间致力于科普作品创作,已先后出版几十本光学科普著作,获得多项“全国优秀科普作品”荣誉。2015年是联合国确立的“光和光基技术国际年”,上海光机所敏锐地抓住这一契机,创作了“追光逐梦”系列科普微视频,其中两部作品获科技部组织的首届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荣誉称号。目前,系列科普微视频已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趁热打铁,第二季“追光逐梦”系列科学实验微视频历时两年多制作,2019年初,第二季首集发布当天就获得超10万次的点击量。